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福建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31 13:10:36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规模与效益不断提升。2015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974.42亿元,是2010年的1.72倍,年均增长率达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08.7亿元,比2010年增长25.9%;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6.1万元,比2010年提高了11.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10年的219.95点提高到2015年的276.17点。工业累计完成投资2.75万亿元,年均增长21.7%,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7.3%提高到2015年的64%。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石化、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36.65%,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40.7%。纺织、服装、食品、石材、水暖等传统产业的主要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4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15年实现增加值261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1%。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工业龙头企业达到38家。
       ——产业集聚显著增强。2015年,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近3万家,产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近60%,其中超500亿元工业园6个,超千亿元1个;创建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家,其中国家级12家;26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5233.7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49.3%,其中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10个,比2010年增加9个。石化、平板显示、LED等14条重点产业链初步建成。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3家,其中国家级3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1家,其中国家级7家;重点实验室200家,其中国家级9家。驰名商标454个,名牌产品1395个,著名商标3975个,发明专利10726件。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居全国前列。
       ——节能降耗水平巩固提高。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73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33%;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能源消耗量下降,下降面达58%;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68立方米/万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二、发展环境
       ——全球工业发展格局出现新变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修改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积极争夺制造业竞争优势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发展中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对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为我省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供新机遇。
       ——新技术变革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复苏正在孕育,技术创新日益活跃,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重要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引领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发生新变革,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制造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转移,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进,为我省工业转型升级迎来难得的“赶超发展”契机,为加快由“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福建智造”转变提供了条件。
       ——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势头明显。居民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质量、高安全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各行业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我国制造业将由产品输出转向产业输出,这些新的需求为福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积极适应新常态,先进省份在“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经济、创新创客等领域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区域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行业、领域面临新一轮“洗牌”,福建制造业不进则退。
       ——福建工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当前我省正处于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五区叠加”政策优势累积期,成为祖国大陆最具吸引力、投资政策最优惠的省份之一,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同时我省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企业效益下滑,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不足,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成本不断上升,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制约因素,倒逼我省加快转变粗放发展模式,加速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十三五”期间,要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我省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新调整、技术变革新趋势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克服工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目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四次、十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中国制造”“互联网+”,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友好型、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协调、更加优化转变,发展动力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变,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资源利用向高效、清洁、循环、安全转变,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大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相关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军民融合,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坚持存量提升、增量优选。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选好选准项目,建立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导向的项目筛选机制,着力引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关键性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
       ——坚持龙头带动、链群互动。集中力量培育和引进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龙头的引领支撑作用,延伸完善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龙头集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坚持改革引领、开放合作。深化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集约发展、绿色安全发展。提高建设用地综合承载能力,支持企业在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产业绿色改造,推进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绿色制造产业体系,严格行业安全规范和准入管理,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福建省工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迈向中高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
       (一)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
       (二)产业结构。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工业企业达80家;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20个。
       (三)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80%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6万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800个、240个、500个。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四)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章 转型升级主要任务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工作举措,重点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专项行动计划,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创新摆在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到2020年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800个、240个、500个,建成200家以上众创空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60%以上,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培育企业创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发展动力有序转换。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研发,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公共技术创新中心,对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研发机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创新成果的持续增长。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整合重点(企业)实验室、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拓展“6.18”虚拟研究院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创新主体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向企业开放,降低制造业创新成本。推动重点领域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引导企业以需求为导向,树立“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生产理念,提高研发设计水平,鼓励技术、工艺、款式、性能、品种、品牌、包装等方面差异化竞争,提高非价格竞争力;推动营销创新,引导企业强化互联网思维,强化大数据挖掘市场需求的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广实施高效精准营销,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重视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整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实现市场要素高效利用;推动管理创新,顺应企业管理扁平化趋势,强化管理培训机构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广普及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流程再造,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培育制造业众创空间。推进特色鲜明的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构建“四个一批”创业众创空间,支持各地利用园区或闲置厂房等创业基地,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提供创业载体。探索创业孵化模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业基地、企业和创投机构发展众创空间,为小微制造企业提供创业创新服务。

       二、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
       实施产业龙头引领带动专项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进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产业供给结构。到2020年,发展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80家,培育超万家“小而优”“小而强”的企业。
       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强化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积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推动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导龙头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主导作用,增强产业集聚力。鼓励龙头企业实施精细管理,强化成本控制、节能降耗、质量管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弥补创新链和产业链短板,打造产业供给新优势。优化产业供给结构。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改善金融服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兼并重组成本;鼓励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拓展业务领域,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支持我省企业并购境外、省外高科技企业,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以汽车、钢铁、水泥、稀土、船舶、电子信息等行业为重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产业相近、业务关联、优势互补的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开展并购重组,支持和引导轻纺、船舶、机电、石材、水暖等行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化解债务危机实现脱困发展。化解过剩产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倒逼、标本兼治、分类施策原则,建立完善化解工业行业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机制;以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提出和落实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长效机制,促进过剩产能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鼓励相同和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聚集,重点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完善配套的产业服务体系。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内涵发展动力
       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到2020年全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累计完成投资额达3万亿以上。
       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引导。制定和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实施技术改造,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投资结构,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引导先进产能扩产增效。鼓励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项目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效益。引导企业重点投向用地少、消耗低的优质技改项目,支持重大项目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企业设备更新。鼓励首台(套)装备的使用,支持企业淘汰老旧设备,引进和购置先进设备,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在轻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冶金、建材等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的行业实施“机器换工”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装备数字化和信息化改造,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系统在装备制造企业的普及推广,实现生产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控制。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突破制约先进制造业发展瓶颈,加大工业“四基”投资力度,加快发展省内急需的石化基础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纺织高档面料等关键基础材料,提高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完善技术改造政策体系。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建立健全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

       四、坚持以质取胜,提升制造业品牌价值
       实施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打造制造业质量品牌发展新优势,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领先、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到2020年工业名牌产品达1300个,著名商标达50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达50家,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制订、实施,鼓励企业将发明专利转化为国家、行业或省级地方标准。加大企业制标扶持,支持重点行业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探索标准研制和推广。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经营理念,推行精益生产、六西格玛、质量诊断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加大政府监督抽查和检测服务力度,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和信息通报机制,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加大福建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力度,树立“福建制造”品牌良好形象。以省市政府质量奖、福建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著)名商标、老字号、知名商号等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和园区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

       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
       实施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到2020年累计实施“机器换工”10000台(套)以上,建设20个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智能装备制造业和工业软件业产值均超千亿元。
       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推动数字化控制技术在各类装备上的应用,集成创新一批数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提升轻工、纺织、电子、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装备数控化水平,引导企业构建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等先进制造能力。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突破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智能化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测控装置。开发高压液压元件及密封件、高速精密轴承、高效高承载传动件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开发纺织、林产加工、建材、轻工、食品包装等领域智能化专用设备,对传统生产设施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高智能服务水平。提升软件服务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推动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集成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智能制造设施与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和综合集成服务。

       六、推进服务型制造,打造价值链高端环节
       实施制造业服务化专项行动计划,整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到2020年全省大中型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达25%。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提升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区以及有条件的城镇,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集聚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以制造为基础、服务为导向,引导制造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研发设计、市场拓展、品牌运作等服务的核心价值,实现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加快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在线支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融资租赁服务、检验检测等服务型制造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施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推动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专注核心产品研发、制造,推动内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与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多主体协同发展。发展制造业服务外包。引导工业企业以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等业务流程外包为重点,支持购买专业化服务,实现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规划、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管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引导企业创新服务贸易业态,把握服务外包发展新趋势,大力拓展在岸服务外包市场,积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七、推动园区改造提升,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实施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发展集约原则,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整合一批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层次低的工业园区,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集约程度高、生态效益好的工业“标本”园区,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力争到2020年全省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以上,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25个以上,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基地)达20个以上。
       强化规划引导。按照集群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思路,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编制实施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园区按规划设立、项目按规划落地、产业按规划集聚,引导工业园区朝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方向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园区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平整土地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加快园区污水及固体废物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管网等公用设施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投入,支持园区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树立园区”标本。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思路,精心遴选一批符合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主导产业突出的工业园区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引领、带动其他工业园区加快整合调整步伐。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围绕拓展延伸产业链,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工程,以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对接为重点,持续推进厦门光电、福州纺织化纤、湄洲湾石化、泉州纺织服装等10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规模壮大、链条延伸、竞争力增强;加快培育厦门计算机及通信产业、漳州古雷石化、宁德冶金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八、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企业绿色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建成1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0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推进节能降耗。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以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等方式推动高耗能行业、终端用能产品提升能效水平;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重点,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每年争取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00项。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能耗预警预报,构建节能数据库平台。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形成节能长效机制。推行清洁生产。以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为重点,推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在钢铁、建材、石化、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推广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幅削减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省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企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循环资源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办公用品等再制造,实现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强化安全生产。实施高风险工业产品、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技术改造,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与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处理系统、危险品生产储运设备设施等技术装备升级换代,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约束,引导企业调整和退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低端生产环节,淘汰水泥、钢铁、铁合金、皮革、造纸等落后产能,建立企业有序退出机制。

       九、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促进军地协同发展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坚持龙头带动、对接引进和创新转型,拓展军品市场,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到2020年全省军品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带动民品生产总值700亿元以上。
       突出发展重点。围绕武器装备及配套产业、后勤保障装备产业、军转民项目产业化三大领域,推进船舶产业、卫星应用、特种新材料、集成电路芯片和航空关键重要部件等基础(元器)件、通信导航、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弹药,以及军转民项目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及维修领域,重点支持马尾造船厂参与军民融合项目。加快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创建宁德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园、龙岩军民融合后勤保障装备产业园,引导重大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向基地聚集,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提升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军民两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防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省级以上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平台和军民融合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十、深化产业合作,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实施产业开放合作专项行动计划,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作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强产业开放合作,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工业产业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构建对外开放、产业合作高地。
       强化外商投资产业引导。加强外商投资产业研究,从产业延伸、配套需求中把握招商引资重点,引导外资投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引资力度,支持外资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一带一路”促进制造业产能合作。结合制造业发展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集成电路、光电、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合作,吸引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来闽投资;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鼓励建材、化工、船舶、轻纺、汽车、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走出去”建设产业集聚区,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与竞争。支持制造企业拓展海外融资渠道,通过债权、股权、创业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实现扩张,培育一批国际化大企业。打造自贸试验区高端制造板块。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吸引全球知名制造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实现高端制造企业区内外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省内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信息系统集成、供应链物流、融资租赁、电子商务等服务。推动闽台产业深度对接。瞄准台湾百大企业、优质中小企业,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设计、光电、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深度对接;加强闽台专业园区建设,整合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地台商投资区资源,加快推进漳州古雷深化两岸石化产业深度合作示范区、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南安光伏产业基地、福州青口汽车基地等一批合作专业园区建设。

第四章 转型升级重点领域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瞄准重点行业发展方向,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发挥后发优势与潜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先导产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一、传统优势产业
       推动具有较好发展基础,规模、实力、品牌、技术、市场等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智能改造、优化结构、强化创新,延伸产业链,推动技术、产品、品牌质量提升,向高端产品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进一步巩固扩大竞争优势。
       (一)石油化工
       着力推进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建设,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增加烯烃、芳烃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完善和延伸石化中下游产业,推动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布局合理、龙头带动、上下游紧密联系的石化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0亿元,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1700亿元,年均增长12%。
       提高原料保障能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乙烯、芳烃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强化关联产业项目建设,提高石油化工原材料保障能力,力争炼油产能达5000万吨、乙烯产能达300万吨、芳烃产能达500万吨,为石化中下游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基础化工原料。延伸石化产业链,上游炼油行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中游烯烃行业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有效供给,芳烃行业加快芳烃化学纤维聚合物(PE、PA等)产业链建设;下游化工新材料行业主要发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以及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三大合成材料建设,合成纤维重点突破己内酰胺、己二腈等单体及特种涤纶纤维、锦纶66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合成橡胶重点突破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以及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等弹性体。合成树脂重点发展特种树脂、功能性树脂、生产专用树脂料。推动关联产业对接,推动石化产业与纺织服装、制鞋、建材、轻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紧密结合,提高石化终端产品在关联产业的应用领域,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低碳”发展,以提高用能效率、大幅减排温室气体为目标,以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为载体,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原料互供、设施共用、“三废”共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耗效率。
       (二)纺织服装
       发挥化纤、棉纺、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着力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档面料、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和国际先进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到2020年,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达55︰20︰25,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70%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8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2230亿元,年均增长10%。
       引导企业转型,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的崭新纺织工业生产方式。深化品牌带动,提升区域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着力推动长乐恒申、晋江百宏、福清经纬、海天时尚梦工厂、莆田华峰新材料生态纺织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纺织服装基地建设,加大泉州、厦门、福州等地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及三明、南平等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加快绿色制造,落实印染、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政策,引导企业淘汰和改造效率低下、消耗高、污染严重装备,推广应用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装备。
       (三)食品加工
       按照资源禀赋发展区域特色食品产业,优化产业集聚区,做强闽东南、闽北果蔬加工、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沿海水产品加工带、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业,提升闽南、闽北、闽东茶业加工水平。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2300亿元,年均增长12%。
       发展绿色健康食品,鼓励食品龙头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农、林、渔业生产结合,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以能效提升、增加品种、提升质量、优化工艺、更新装备、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推进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和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健康食品发展水平。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引导具有品牌优势、资产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行业品牌建设,做强罐头、水产加工、焙烤食品、果蔬加工、茶叶等优势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支持达利食品、厦门银鹭、盼盼集团、明一集团等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强化全国市场布局。强化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健全食品生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安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构建绿色食品先进配送体系,打造食品安全区域品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鞋业
       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带动效应和区域品牌集聚效应,发展壮大鞋业集群,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6%。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以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鸿星尔克、富贵鸟等企业为龙头,以高品质、时尚化、个性化为方向,以创意、时尚、文化为依托,做强泉州运动休闲鞋、莆田运动鞋两大鞋业基地,做好做强产品+互联网平台建设。完善延伸产业链,推进鞋材-鞋机-包装-物流-销售等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制鞋设计能力,加快开发高性能鞋材,加强环保、健康、舒适鞋用材料研发,加快发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设计能力。加快产品升级,重点发展高档化、智能化、功能性、舒适性的鞋类产品,研制轻型耐磨耐折鞋底高分子复合新型鞋材、多功能舒适性面料和辅料配件等,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生产高效、人机关联、配置应变能力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套设备。
       (五)工艺美术
       开发和生产具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工艺美术产品,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做强做精一批传统工艺产品。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430亿元,年均增长8%。
       发展传统工艺精品,重点传承发展工艺陶瓷、漆线雕、石雕(寿山石雕、玉雕)、木(根)雕、古典工艺家具、脱胎漆器和漆画、珠宝首饰等;着力振兴发展软木画、锡雕、木偶头、剪纸、刻纸花灯、刺绣、珠绣、八宝印泥、棉花画、工艺燃香等。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发挥工艺美术大师的作用,支持工艺美术大师挖掘整理传统工艺,抢救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美术,加紧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大师,改善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待遇,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名艺人带徒授艺。提升工艺美术创意水平,逐步完善工艺美术产业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产业链,形成创意引领消费、消费促进创意发展的良性循环,支持传统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业态、新的产品。
       (六)汽车制造
       突破整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开发和产业化,打造福州、厦漳泉、闽西北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650亿元,年均增长17%。
       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鼓励整车企业充实研发力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销对路新型乘用车和豪华商务车、房车、消防车、应急救援车、特种专用车等,积极发展清扫保洁车辆、垃圾收运车辆及设备等高端专用车,提高整车市场竞争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推动整车生产企业与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协作配套。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厦门金龙集团大中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福汽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新龙马新能源汽车、东南汽车三期及发动机、福建奔驰导入SUV车型、泉州莲花汽车、海山机械环保挖掘吸运车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福汽集团和厦门金龙的产品提升,引进奔驰高端大巴项目落地厦门,扩大产能、提质增效。拓展延伸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借助项目对接平台,引进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总成、汽车电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不断延伸上下游供应链和价值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七)船舶修造
       推进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船企、知名设计研发机构合作,突破一批高技术船舶产品关键设计制造技术,提高设计、工艺技术水平,加快船型优化和升级换代,形成国家级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1%。
       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推进马尾船政(连江)海洋工程装备及特种船舶项目、福船集团大型豪华邮轮项目和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项目、三都澳游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技术船舶,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汽车滚装船、液化气运输船、客滚船、远洋渔船、游艇等,推进大型邮轮研制,力争军品修造业实现新突破。优化发展布局,引导大型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中小型企业向分段建造、配套发展,向闽江口、三都澳、泉州湾、厦门湾等船舶集中区集聚发展。
       (八)工程机械
       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开发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节能型工程机械新品种,促进工程机械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增强核心产品竞争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年均增长22%。
       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压路机等传统优势产品保持全国前列,加快发展高可靠性与智能化工程机械,支持开发大型盾构机、掘进机、采煤机、矿山设备、冶金设备、港口机械和垂直输送设备等工程机械新品种。强化制造技术研发,推进骨干企业加快高压液压元件及系统、关键传动部件等核心技术研发,形成关键配套、部件批量生产能力;鼓励发展机电液一体化大吨位挖掘机、大吨位混凝土搅拌施工设备、盾构机等高端工程机械产品制造,并积极参与军品制造。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加快厦工与中航合作、龙工生产线优化升级改造、沙县厦工传动设备、晋工智能化叉装机产业化技改等项目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业对外投资和“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实现富余产能转移,吸收国外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九)电工电器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完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推动发展智能化和高效节能产品,壮大福州、厦门输配电设备、南平电线电缆、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打造全国中小型电机制造基地、高水平中低压输配电设备生产研发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900亿元,年均增长12%。
       推进产品高端化,电机制造业着重提升通用电机的节能降耗技术水平,生产高效、专用及机电一体化新型电机,并向生产新型电动水泵、家用电器等电机的外延产品发展,鼓励部分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发展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高端产品;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智能电网设备、特种专用电缆,提升高压、超高压产品生产规模。延伸发展产业链,重点支持厦门市输配电设备产业链建设,争取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高压直流输电关键部件等产品,建设高压、超高压开关的协作配套体系;引导闽东电机产业从企业聚集向上下游企业配套合作产业集群转变。推动企业技改提升,提高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动机器换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天宇智能电力变压器制造项目、火炬(翔安)产业园ABB厦门工业中心整体技改搬迁、东侨亚南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研发及产业化、大通新能源汽车用漆包线技改等项目建设。
       (十)不锈钢
       围绕“三基地一园区”布局,延伸不锈钢加工及应用产业链,建设千万吨级不锈钢生产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年均增长22%。
       壮大“三基地一园区”,以宝钢德盛、宁德青拓、漳州福欣等项目为依托,建设宁德、福州、漳州不锈钢基地和武平不锈钢工业园,延伸不锈钢加工及应用产业链。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依托红土镍矿冶炼不锈钢新技术新工艺,保持300系列不锈钢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发展400系列不锈钢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不锈钢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复合材及深加工、标准和非标配件以及成套设备、厨卫设备、建筑装饰等精深加工产品。
       (十一)石材加工
       引导石材产业入园区集群发展,提高石材产业深加工发展水平。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0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年均增长11%。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以东升、溪石、华辉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巩固提升南安石材区域品牌优势。提高石材综合利用,综合利用边角料、石粉等废料研发生产人造石、微晶石、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等建材产品,推进石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自主装备制造,加强引进设备和超薄板生产工艺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积极研究和应用石材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石材异型生产、自动磨机、金刚石绳锯等加工装备和配件的国产化水平。
       (十二)建陶水暖
       推进晋江、闽清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整合优化水暖产业发展主体,拓展延伸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水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到2020年建筑卫生陶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年均增长10%。
       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建筑陶瓷标准化原料制备、现代辊道窑及其控制等新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烧成技术,提升装备水平,以低品位原料和各种固体废弃物作为替代原料;推动水暖向卫浴洁具、卫生厨具一体化发展。推动产品创新,开发生产陶瓷薄砖、太阳能陶板等新产品以及环保、抗污、抗菌等特殊功能的新产品,着力研发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节水型高档水暖洁具产品。实施品牌带动,支持华泰集团、晋江腾达、九牧、中宇、辉煌、申鹭达等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建陶水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十三)有色金属
       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生产工艺和流程,争取沿海大型铝铜生产基地落地建设,增强行业创新发展能力,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不含稀土工业),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0%。
       铝产业,以中铝瑞闽、南铝等企业为龙头,延伸铝加工产业链,发展IT行业、交通运输、太阳能和散热器的高附加值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泡沫铝等,积极推进中铝宁德沿海大型铝冶炼项目建设,打造铝产业基地。铜产业,推进实施中铝宁德40万吨铜冶炼项目,加快紫金金铜矿开采、铜冶炼二期项目建设,推进复合材料和电子工业用铜、高精铜带、管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快壮大上杭铜工业园,打造中国重要的铜生产研发基地。镁产业,推动龙岩武平坤孚镁合金产业园加快招商、建设,形成上游镁合金冶炼,中游铸锭、型材、板带材生产,下游国防科工、汽车轻量化等镁合金产品研发及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打造镁产业基地。

       二、新兴先导产业
       推动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强的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通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制造工艺,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实现产业倍增发展,培育壮大工业新增长点。
       (一)新型显示
       加快形成高世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规模生产能力,支持LTPS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AMOLED和IGZOTFT(氧化铟镓锌薄膜晶体管)等背板演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为面板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0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440亿元,年均增长12%。
       夯实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推进高世代面板项目实施,重点推动福州京东方8.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莆田华佳彩面板生产线、厦门天马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开展LTPS(低温多晶硅)、IGZO(金属氧化物)等背板工艺技术和AMOLED蒸镀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扶持玻璃基板、有机发光材料、液晶、靶材、偏光片、驱动IC、关键化学品等关键材料及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充分发挥面板制造核心企业的规模效益,建立生产配套体系。发挥整机制造优势,扩大液晶显示模组和整机生产规模,推进终端应用创新,以系统服务应用为牵引,与上游面板生产协同开发、良性互动发展。积极探索3D显示、激光显示、全息投影显示、柔性显示等新技术,支持重大技术突破的产业化应用。
       (二)集成电路
       以应用为先导,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规模生产,形成28纳米工艺技术的加工能力;积极引进先进封装/测试生产线,促进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协调互动发展,打造东南沿海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0%;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年均增长30%。
       以整机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发数字音视频芯片、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量大面广的产品,支持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数字对讲机SOC芯片设计,推动集成电路产品差异化发展。发挥闽台产业合作优势,重点发展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英寸Ⅲ-Ⅴ族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线、存储芯片(DRAM)生产线等,形成高端芯片和特色功率芯片规模制造和封装/测试能力,促进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协同发展。支持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EDA设计工具、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评测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鼓励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整机厂商之间形成产业联盟,开展联合技术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探索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虚拟一体化模式,实现产业链良性互动发展。
       (三)半导体照明(LED)
       以应用促发展,加强LED高光效外延片/芯片制造、高性能封装、照明灯具设计、小间距显示屏设计制造、高性能驱动电源、中大尺寸背光源及蓝宝石衬底等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完善LED产业链,把我省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LED外延片和芯片、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12%;工业增加值250亿元,年均增长16%。
       推动LED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支持GaN同质衬底、复合衬底、8英寸硅基衬底外延技术以及多量子阱外延技术的研发,支持倒装结构/垂直结构芯片技术研发,提高内/外量子效率和芯片性能,支持半导体红外、紫外、深紫外的外延片/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LED大功率封装和模块化封装。结合通信、传感、物联网等手段,加大集成创新和多领域协同创新,推动LED产品在智能化照明、特种照明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继续支持和鼓励通过EMC方式实施LED照明节能示范工程,鼓励OLED照明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扶持LED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
       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从终端设备制造,向终端+内容+服务延伸,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内容提供商、服务商合作,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年均增长13%。
       依托整机制造基础,提升计算机及外设和各类终端、网络设备的集成设计、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关键技术。结合云计算应用,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数字家庭网络设备、高性能服务器等研发生产。突破高端消费电子产品整机设计技术和关键件创新,发展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终端产品,推动个人智能移动消费电子产品产业化,重点支持信息家电、家庭医疗保健电子、智能安防监控等网络化智能终端产品发展。立足微波通信产业基础,引导企业加快微波功能模块、微波介质材料、4G通信等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型。推进数字对讲机芯片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推进军民融合,支持军工企业扩大装备研发和生产,促进卫星导航特别是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应用产品、应用数据、应用终端产业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培育发展虚拟现实设备(VR)产业,发展头盔式虚拟现实显示、可视化眼镜、数据手套等虚拟显示和交互产品。
       (五)工业互联网
       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示范基地,完善研发支撑、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典型示范应用案例,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实现工业互联网产业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16.5%。
       制定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技术标准,支持过程控制、运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国产化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新一代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工业控制通用技术平台、MES制造执行软件等研发与产业化,打造安全可靠的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测评等专业软件开发,支持尽快建立福建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评服务机构。加快“一地多园”的工控产业空间布局,在福州、厦门、泉州建设相关园区,明确各园区重点发展领域,形成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集聚区,吸引研究机构与技术厂商汇聚,加快相关服务技术和规范建设,在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取得领先优势。
       (六)高端装备
       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发展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建设竞争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0亿元,年均增长21%;工业增加值780亿元,年均增长20%。
       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以重点产业领域用户需求为牵引,加强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开展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重点发展智能化专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等我省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重大技术装备;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型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伺服装置和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海洋勘探开发及深海智能装备、海洋风能利用工程建设及维护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增材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新兴装备,加快推进莆田华峰集团3D增材智能印花装备产业化;着力提升高速精密重载传动装置、高压液压元件、高可靠性密封

上一篇:福建省“十三五”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下一篇:福建省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